作者: 發布日期:2021年01月11日 15:35 瀏覽次數:
2021年1月6日,我??茖W組開展了一次教研活動,潘陸斌老師在七(10)班圍繞課題《2.2聲音的產生和傳播》進行講解。我??茖W組長林蓉蓉老師帶領科學組全體老師積極參與了本次聽課、評課及相關研討活動。
本節課,潘老師從聲音是怎么產生的這個問題出發,引發學生思考,并利用橡皮筋和喉嚨發聲讓學生親身體驗物體的振動,引導學生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。并利用倒水和口哨發出聲音的演示活動,告知學生固體,液體,氣體都能通過振動產生聲音。
接著潘老師又利用土電話、手機、電鈴的活動讓學生理解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,真空不能傳聲。通過水面波和燭焰的實驗現象,讓學生解釋聲音傳播時介質發生什么變化?從而引出聲波的概念,并利用圖像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聲波。最后拋出一個思考:土匪將耳朵貼在鐵軌上預測即將到來的火車,為什么可以這么做?從而引出這節課的最后一個知識點聲音的傳播速度。
本節課,潘老師從符合學生學識水平的問題出發,同時進行大量的活動演示和思考與探討,設計過程有層次,有梯度,邏輯清晰,把學生引向最終的方案,實現在教學中環環相扣。
課后,所有科學老師對本節的亮點和不足展開了討論,大家對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和授課教師自己的疑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。通過這樣的公開課展示,老師們之間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,各位老師尤其是開課老師表示受益匪淺。